在北欧留学,是种怎样的体验?

实不相瞒,小编曾经也在北欧留学过(这不是废话吗?但是事实是,其他北欧留学的机构,工作人员可是真没有去过北欧),现在想一想,毕业后回国参加工作已经四年多了,还是偶尔会想起,在北欧读书时的点点滴滴:

 

先说结论吧,去北欧留学究竟是种怎样的体验呢?

现在开始做个小实验,憋口气,憋到极限后,再大口喘气,你会发现,自己想要的,就是这么简单

(1)在北欧留学,首先感受到的是环境的美好
北欧是出了名的环保大国,自然风光被保存得很完好,遥寄当年初次踏上这片土地,空气中浓浓的氧气,有点让人发晕,花了差不多20多分钟才适应如此清新的空气。从机场去学校的路上,手机不停拍拍拍,一方面是映入眼帘的一切都是如此新奇,另一方面,看着外面郁郁葱葱的植被,总有一种说不出的疑问:为什么这边植被会保护的这么好?以后的读书时光,大部分时间在学习,剩下的休闲时间,邀几位好友,去森林里Hiking,去湖边烧烤。一向不爱运动的我,也开始了慢跑,开始去周围到处转转,去体验,去发现。去过瑞典的北方看极光,也去过北欧其他国家,去体会当地的人文特色。

(2)教学质量高,团队氛围强
和国内的应试教育不同,北欧的教学更强调的是一种团队协作,大大小小的课程,小组讨论是再正常不过。初来乍到的我们,对于这种学习的方式还不太适应,学校也是有计划性地将国际学生与当地学生融合起来,逐渐建立起团队协作的理念。到了后期,团队的价值就充分发挥出来,不同的分工,不同的专长,很容易就创造出很好的报告和作品,哪怕是枯燥的备考工作,几个朋友,把题型分一分,互相探讨一下,拿高分还是很轻松的。就这样,在读书期间,很容易就通过学习结交几位好友,大家因为作业协作而熟悉,慢慢的,也会通过生活中的其他方面,培养出深厚的友谊。诚然,团队的融合期初确实会耽误一定的时间和精力,但是规则和理念一旦确立后,团队就会推着个人去进步,去努力,反倒是可以发挥出最大的个人作用。

(3)自由与秩序,严谨又轻松
在北欧读书的时候,几乎是没有教师会约束学生的个人行为,但大家都会遵循的基本的教学逻辑,去积极预习,去积极备考。这种自我约束的力量,可以在最深处调动个人的积极性。期初,很多中国来的留学生,很不适应这种几乎看不到规则的课堂,但经历过几次课程和考试后,大家就会逐渐找到北欧读书时,需要遵守的规则,也明白了,自我驱动的重要性。而这种自我驱动,很容易让自己的学习能力,有了大幅度的提升。

(4)因为小众,所以优越
北欧留学生,在海外群体里面,仅仅占一个很小的比例。华人多的地方,总会带来我们在国内习的一些习惯:比如对比家室,对比社会关系,对比生活中的方方面面。我个人接触了很多学生,都有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,仔细一分析,就不难发现,我们在读书期间,因为比来比去,会不自觉地酝酿出一种负面情绪,让我们变得特别功利、特别敏感。最过去,通过学习成绩来进行攀比,慢慢地,开始拼爹拼妈,拼长相,拼特长,甚至到了拼人品下限,拼干爹。这种攀比心态,会吞噬掉很多个人的优秀特质,同时也会积攒很多很多的负面能量。携着这些负面能量,很容易让人陷入一种低沉的频率中,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。当我们与西方文化冲突时,你会很容易发现,西方人的生活更加简单直接一些,他们的青年也更加乐观与阳光。

(5)真正的和谐社会,并不遥远
在北欧读书的经历,深刻的告诉了我,建立一个小的、和谐的团队,实际上并不难,难的是如何放下个人的融入,如何去倾听伙伴们的真实想法。说实话,国人普遍社会认知就比较浅,哪怕厚黑学学得好,但是在哲学方面,对于价值观的判断方面,或多或少,有一些先天性的残缺。在年幼的时候,我们恨不得谁的话都听,而到了一定阶段,却谁的话都听不进去,不论是做科研的,还是小商小贩,都能找到一种沟通能力的缺失,或者是共情能力的低下。随之而来的是,铺天盖地的低端文艺作品,让你笑个三秒,感官上刺激个三秒。饮食上,重口味的川菜大行其道,生活上,拜金主义的盛行,一边是年轻人负担不起首付,一边是市中心的别墅豪宅。每个人都有想法,但是几乎是每个人都不快乐。每个人都有一种不切实际的目标,但是每个人都可能不愿意做好今天的工作。

去北欧读书,不同的人,因为不同的价值观,会看到不同的现象。
不同的人,带着不同的疑问,也找到了不同的答案。
我们习惯了忙碌,习惯追逐,
却不敢停下来问问自己,自己想要的,到底是什么?

 

 

寰亚留学©️版权声明
本文为寰亚留学原创文章,未经允许,请勿转载复制。